锤炼技能 拥抱多彩人生——写在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之际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聂冬晗
4月28日,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落下帷幕。来自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、郑州航空港区的19个代表团、2221名选手竞技赛场,用技能彰显青春活力,展示我省技能人才工作的崭新面貌。经过角逐,198名选手摘取金、银、铜奖。
以“技能河南”建设为动员令,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成才擂台,人人奋勇争先、出彩技能河南,河南正形成以赛促学、以赛促训、以赛促评、以赛促建的良好局面。
规模再扩大,技能入人心
洛阳剪纸、手工藤编、通草浮雕等表演赛观看席位上,坐满了目不转睛观赏的群众;车身修理、焊接、装配钳工等竞赛项目护栏外,一位位观摩者用手机记录操作过程;移动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、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项目比赛地点,一批批观众悄悄交流......
比赛是竞技,赛场是“窗户”,举手投足间尽显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。大赛举办期间,各个比赛点外围都站有观摩者,随时点燃心中的“惊叹号”。“我是一名焊工,听说这里有焊接技能大赛,特意请假从工厂赶过来学习下,看看这些技能高手是如何焊接、如何比赛的。”观摩者王利说。
本次大赛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和办赛标准,聚焦现代化河南建设和我省产业发展需求,设置了60个比赛项目、10个表演赛项目。4月25日,在表演赛赛区,郑州财经技师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选手黄一凡和他的伙伴,把一场精彩绝伦的花式调酒奉献给现场观众。他说,曾迷茫过的他学习调鸡尾酒技能后,找到了生活自信。
“本次大赛总有2000多名选手参赛,规模超过我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,是我省迄今为止举办的项目最多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。”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。
传承与创新,共逐时代梦
开料、开榫、画线、凿孔、刨料……4月27日,木工赛场,凿孔声、锯木声此起彼伏。“坚持来参加比赛收获很大,切身体会到了木工行业的快速发展,不仅仅看到了不断迭代的工具,也目睹了年轻人对木工的热爱。”59岁的安阳代表团选手王克伟说。
木工是中国传统技艺,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。大赛中包括木工在内的一大批传统技能赛项的亮相,向世人展示了技能在历史长河中的蓬勃生命力。该赛项一位00后选手说,王克伟老师的故事激励着他,“不论年龄多大,都敢于、勇于挑战自己,这就是老师们常教导我们的‘秉初心,怀匠心,行致远’写照,是匠人匠心的践行者。”
砌筑同样是传统技能。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,参加砌筑比赛的选手非常年轻,有一半是在校学生。这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,会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生力军,能支撑起建筑产业发展的“大厦”。
做好传承激发创新,正是技能大赛承担的使命之一。“传统的技能践行者需要与时俱进。大赛让年轻人进入技能的传承和创新中,用他们的巧手和思想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。”一位裁判说。
产业有支撑,铸牢人才链
一门技能带动一个产业,一个人才激活一个行业。
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全面来临,“全媒体运营师”炙手可热,成为数字经济的弄潮儿。2020年2月,“全媒体运营师”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,本次大赛60个竞赛项目中,“全媒体运营师”赛项首次亮相。“通俗来讲,全媒体运营师学习的内容很丰富,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剪辑、平面设计、数据分析、用户运营、直播带货等。”该赛项选手杨蕾说。
本次大赛上,一些新职业、新项目纷纷登场,在引人注目的同时,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。大赛工作专家宋晓勇说,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的变革,使得数字化人才需求增长,全媒体运营师等依托于数字经济、互联网平台的新职业应时而生,而专业人才规范壮大又引导行业前行,赋能产业发展。
技能兴则产业兴。赛场上,工业机器人程序操作员项目的背后是智能产业,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项目的背后是新能源产业,电气、焊接等赛项的背后是制造业。以木工为例,2008年以来,清丰县确立家具主导产业,目前全县年产家具200万套,销售收入达210亿元,用工逾3万人,木工产业规模效益外溢,清丰成为家具之乡。
但不可否认的是,目前我省还存在技能人才短缺,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。
对此,有关专家建议,我省要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形成的良好技能成才氛围,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制度,切实增强技能劳动者的获得感与职业荣誉感、自豪感,为高质量建设、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一支强大的技能人才队伍。